JYT.HUNAN.GOV.CN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首页 > 处室工作 > 最新动态 > 正文
湖南省基础教育工作掠影之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
www.hnedu.gov.cn 发布时间:2016-01-29 08:25 浏览数:2530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推进的工作部署,我省从工作实际出发,启动了新一轮课改样板校建设工作,建设周期为2010年—2015年。经过第一阶段的遴选、培育,共有62所学校入选“湖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样板校建设学校”,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样板校建设的指导意见》(湘教发〔2011〕23号),通过课改样板校建设推进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导学校和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全省先后培育和推广了君山区许市中学、醴陵市一中、冷水滩区马坪学校等一批课堂教学改革典型,炎陵县鲁坑小学的《复式教学实验与研究》等12项教学实践荣获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二等奖,涌现了一大批基础教育教学优秀成果。2015年12月,省教育厅组织对62所“省级课改样板校”进行了评估考核,确认29所“湖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样板学校”。各样板学校通过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办学理念进一步明晰。多数学校提出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办学思想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如常德市北正街小学围绕“为孩子的快乐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倡导“乐真、乐善、乐美”的校风,引领教师“乐群、乐研、乐教”,学生“乐学、乐疑、乐创”。岳阳东方红小学,围绕“德育为先”的核心理念,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德育课程体系,将办学思想较为系统地落实在了课程之中。岳阳许市中学实行“三开放”(课堂、管理、课程)改革战略,积极推进“五环渐进自主学习模式”,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探索多样化课程建设,对教师实行团队管理,捆绑考评。湖南师大附中、长沙市一中对课改从理论到操作层面整体把握,以现代学校管理理念运行,有课程开发设计改革的具体措施,有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有服务保障体系的支撑,有评价体系上的突破。

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各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开齐开足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和校本资源,创造性地开发了丰富多元的校本课程,形成了有地域特色和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如长沙市砂子塘小学构建了常规课堂+大讲堂+大课堂的“三种课堂”课程体系;何家坳小学开发了“五类四环一核心”的课程链;湘潭市和平小学秉承“启发智慧,多元发展”的理念,构建了具有拓展性、体验性、实践性、动态性、校本性的“课程—社团”双轨制课程体系;常德市一中建构了适合学生发展的新课程体系;益阳市一中综合社会实践课程丰富多样;湘西州民中的选修课突出了课程的基础性、选择性与个性发展的时代特征。

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优化。各校均探索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效率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张家界崇实小学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及相关策略关注了学科差异、学生差异,尊重学科规律和学生个性,可操作性强;郴州市第四完小构建了“五三五”体验式目标教学法,以“五三五”课堂模式为引导,实施了“问题引路,合作释疑”的体验式教学,达成了“养习惯、重体验、乐学习”的效果;常德市五中构建了“和美课堂一四五”教学模式;益阳市六中构建了“双主互动,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醴陵一中、长沙市雅礼中学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作了重大变革,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为学校的教学主流文化。

校本教研机制进一步落实。各校制定、完善了各项教研管理制度,创新校本教研方式,形成了浓厚的教研氛围,有效提升了校本教研的质量。如湘潭市和平小学建立了多元生态校本研训模式,创造性地开展了“教学沙龙式”“叙事研究式”“课堂同步观察式”“视频会诊式”“网络研讨式”等多种研训活动,满足了不同教师的成长需求;怀化市铁二中建立了四级教研管理网络,开展了以“五抓”(抓理念、常规、交流、课题、评价)为内容的教研活动;长郡中学实施“三年胜任、六年骨干、十年成名”的机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课程评价机制进一步深化。课程评价是推进新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监控、反馈和调节的作用。一些学校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着眼于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目标,建立了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素质评价体系。如株洲市何家坳小学设计了以“七彩阳光树”为激励手段的评价体系,从品德、健康、交际、阅读、艺术、学习、生活七大素养来实施多元化、多角度的激励性评价,改变了“以分数论英雄”的局面,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常德市一中实施了“高效课堂”量化测评方案;湘西州民中坚持“三优化一提高”(优化结构、过程、方法,提高效率和质量),较好落实了学分管理制度。


分享到:
友情链接: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 湖南师大附中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 湖南省电化教育馆 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